English

医学救援中心亟待建立

2001-02-13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海霞 赵建国 我有话说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医疗急救成为城市保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的救援医疗服务体系已经形成规范,发展迅速。80年代中,又重点加强了意外事件的救援项目,对专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民众急救知识的培训。而在北京,却依然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救援中心。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李宗浩的一项建议引起了北京市政府领导的关注。

李宗浩认为,医学救援是在院外现场进行的,其组织也不同于医院,决不能以医院模式去建立和运作。比如像北京的中关村地区,是国家和北京重点发展、建设的高科技园区,也是全国科技人员智力资源密集地区。基于园区内人才荟萃,脑力劳动者、年龄偏高者居多;以及国内外高层的会议、活动频繁等因素,对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的医疗救援,却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建立一个医学救援中心呢?

本着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园区救援中心及日后形成的救援系统,与现在的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的急救体系有明显的不同,而与消防体系的结构运作相近似。急救半径短、反应灵敏,既救治危重急症,也处理突发事件。

按照国际惯例,呼救电话必须就近进入该地区的急救系统内,此外,园区还应有自己的急救电话号码。根据园区规划、人口分布、单位设置、道路状况等,设立3~4个急救站,使急救半径在2~3公里,现场到达时间(即呼叫发出后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在4~7分钟,每个急救站的值班运行车辆为3~4辆,24小时随时接受呼救并行动。该中心的救护车均按国际最新标准装备。

同时,园区救援中心逐步应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规范的业务合作,构成区域性救援系统。在医学救援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医学救援人员的教学基地,负责园区内外、国内外专业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国外权威的救援学院合作建立中国救援学院。同时,对园区人群进行国际标准的心肺复苏(CPR)普及培训。

建立救援中心的资金来源,原则上不向国家要钱。仅在医疗救援中心的开创阶段,政府可由税收中拨出少量款项使其启动。在此基础上,筹集经费必须采取多途径、多渠道的方式。主要资金来源应包括:在园区内享受医学救援的政府、社区、企业、团体、学校等部门的资金投入;国内外保险公司及合作者;社会筹集;国际援助和合作等。

李宗浩建议,园区救援中心应纳入科技园总体规划,并以园区规划为依据,有计划、分步骤的制定计划。鉴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是超越科技、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发展的重大决策”,不容等待,用二年时间将园区内的日常危重症和灾难事故的医学救援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使园区达到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总体建设发展相适应。第一阶段(2001年3月~2003年3月):第一年即能开展日常急救工作;用两年时间将园区的急救机构、网络基本形成,现场抢救反应时间在7分钟之内;并开展院外急救培训、科研工作;人群CPR培训率基本达到国际普及标准。第二阶段(2003年4月~2004年4月):用一年时间完善“一区五园”的急救机构及网络,包括直升机空中救护(德国空中救援总部DRF愿为此给予支持),现场反应时间在4~7分钟;现场急救工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完成救援学院、研究所的建立,并开展工作。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并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